close


通霄,舊名「吞霄」,原是平埔族道卡斯族「吞霄」(Tonsuyan)社的居住地,日據時代改為今名。通霄設庄,屬於新竹州苗栗郡。


 


通霄位於台灣西部濱海的縱貫公路上,1895年,日本接收台灣時,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近衛師團由台北南下時,曾駐紮於通霄,地方人士建造「通霄御遺跡地紀念碑」,以紀念此事。後來促成了通霄神社的建立。


 


通霄最著名的歷史古蹟,是位於市區北側的虎頭山公園山腰的「通霄神社」,以及山頂上一座台灣僅見的日俄戰爭紀念碑。


       


通霄神社建造完成於昭和12年(1937),主祀天照大神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當時日本政府積極推展「皇民化運動」,鼓勵「一庄一街一神社」,在台灣各地建造日本神社。當時的苗栗郡,除了通霄之外,苗栗街、苑裡街、公館庄、銅鑼庄、三叉(三義)庄、四湖(西湖)庄都紛紛設立了日本神社。其中保留最完整的就屬「桃園神社」和「通霄神社」了。






 


因歷經921大地震的震毀只剩原本主殿的基地臺



       



表參道



                 


新舊不同的石燈籠


 


已殘破凋敝的社務所,政府如能重心整修,想必會更有觀光價值。




             



             


往表參道的第一個鳥居


 社務所下方的休憩所,也已殘破不堪
          



            


神社兩旁的幽靜小路
                             


通霄神社前有車道盤桓而上,車道旁也有步道可通往山頂。虎頭山,海拔僅93公尺,從神社出發,步行不到10分鐘,即可登上山頂。


 





 


虎頭山山頂設有二等及三等三角點基石各一顆,並設有展望亭,供遊客遊憩眺覽風景。


虎頭山,又名「旗山」,舊稱「虎嶼」,可眺望通霄外海的海潮波瀾,昔有「虎嶼觀潮」的美名,被地方詩人墨客列為通霄第一勝景。


虎頭山雖然海拔不高,但矗立於海濱,周遭為海岸平野,因此擁有360度的環繞視野,海色天光,船帆檣舟,一覽無遺,更是欣賞台灣海峽落日晚霞的絕佳景點,所以通霄鎮公所闢建為「虎頭山公園」,以供民眾休閒之用。  




 


19042月爆發的日俄戰爭,戰場遠在中國的遼東半島,因當時俄國戰局不利,太平洋艦隊被日本聯合艦隊封鎖於旅順港,無法突圍,於是俄國沙皇急令波羅的海艦隊,展開萬里馳援。


俄艦從波羅的海出發,經大西洋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再橫渡印度洋,經麻 六甲 海峽,進入南中國海,再趕往日本海。


由於俄艦東來,必經過台灣海峽,因此日本在苗栗虎頭山設置情報基地,派駐通信兵日夜監視海上動靜。 1905年(明治38年)5月,虎頭山的通信兵發現俄國艦隊通過台灣海峽,於是立即通報日軍,決戰於對馬海峽,俄國艦隊因而大敗。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政府鑑於虎頭山對於日俄海戰貢獻甚鉅,於是在大正年間,在此地建造了一座「日露戰役望樓紀念碑」。日露,即「日俄」之意,過去日本將俄國(Russia)譯稱為「露西亞」。  


以上內容,出自虎頭山日俄戰爭紀念碑的導覽說明,現場有中日英三種語文版本介紹。這座紀念碑的造型,是如一門船艦巨砲,砲口向天,而砲管旁則有一個鐵鑄船錨,很有海軍味,具體傳達了這是一座紀念海戰勝利的紀念碑。


台灣光復後,這座日俄戰爭紀念碑被駐守於虎頭山的國軍改為「台灣光復紀念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