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龍坑生態保護區面積共計61.67公頃


緊鄰鵝鑾鼻公園,在佳鵝公路的起點


龍坑全區為隆起的珊瑚礁地形


由於地處鵝鑾鼻夾角的端點


冬季海浪拍打著礁岸,旺盛的侵蝕作用


造就了龍坑全區的崩崖、裙礁、峽谷等獨特的地形


其間又滋長了多種珊瑚礁海岸植物


並有種類繁多的鳥類和爬蟲類等


不論是珊瑚礁地形或是動植物生態都深具研究的價值


所以被列為國家生態保護區












林投樹 其支柱根發達


 而且莖幹強韌有防風定沙的能力


雌雄異株,其聚合果的形狀像似鳳梨












一隻自投羅網的蝴蝶


正被人面蜘蛛一點一點的啃噬中






蝸牛有些是左旋的外殼,有些是右旋的


墾丁森林遊樂區及恆春半島地區


是左旋的「班卡拉蝸牛」


「班卡拉蝸牛」用腹部的肉足緩緩行走時


身體會分泌黏液溼潤腹足防止刮傷


所以蝸牛走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道閃亮的痕跡!


形狀有如「水母」的不知名菌菇








木麻黃因耐檢、耐乾、耐潮濕


除了作為人行道樹外


早年大多栽植在海邊當作防風的樹種


而成為大片的防風林


木麻黃的真葉


則在其針狀的小枝節脫落時才一發現


恆春厚殼樹原產地為台灣特有種


大多分布在台灣恆春半島及南部低海拔疏林中或林緣


作為觀賞、防風樹種




稜果榕生態分布於臺灣全島平地及山麓叢林


其外表有白色斑點,由於表有稜,故稱之為稜果榕


稜果榕之葉甚大,平滑澤亮


於民國40年代,塑膠包裝材料尚未現時


小販商常將其葉供包裝蚵蜊、豆腐或豬肉之用喔!


稜果榕通常生長在本省低海拔的地區


果實成熟之後,洗一洗還可以當成野果來食用


在台灣的鄉間大多作為藥用


例如中藥上則把根用來解食物中毒


或是海產魚貝類咬傷的毒


乳汁很多,輕輕的一劃或摘片葉子


就有很多乳白色的汁液流出


所以也有豬母乳的別名~


土樟為恆春半島的特有樹種


其葉子表面臘質反光


具有芳香的味道


血桐樹幹多分歧,於折斷處會流出白色乳汁


因含鐵質 氧化後變成紅色


故血桐又稱「流血樹」


血桐葉子具有透光性


其葉面形成翠綠的顏色


網狀的葉脈非常明顯



檄樹在台灣僅見於恆春半島與蘭嶼


其聚合果的外觀很像瘤蛋


因果實內部具有氣室


所以有利於藉著漂流來傳佈









長穗木原產於熱帶美洲


被引進台灣作為觀賞花木,


因為它生性強健、喜歡高溫、繁殖力超強


除了觀賞、蜜源等用途,對人類而言,長穗木也是一種藥草


鄉下常有民眾種植當籬笆,兼具觀賞與藥用價值



長穗木的花,不會同時盛放,而是一次開兩、三朵


由下而上,每次幾朵的綻放 ,花謝花開 ~ 連續不斷


台灣欒樹為台灣原生種


其翠綠的羽狀複葉,呈現美麗的傘形狀




草海桐是龍坑常見的海岸灌叢


葉表面覆臘質反光可抵禦鹽的侵害


花型特殊,彷彿只開了一半






瓊崖海棠其球形的果實可飄海


有耐旱 耐鹽且抗風性強


是極佳的本土防風樹種喔~




白水木在避風處可長成小喬木


在衝風處則可生成灌叢狀


在台灣據說


龍坑可能是白水木族群最龐大的地區







馬鞍藤因葉片形狀如馬安而得名


其不定根的莖節發達


所以是極佳的定沙植物




蔓荊與馬鞍藤同樣是沙地的優勢植物


龍坑的蔓荊在冬季時會完全落葉


等到春天時在萌芽 形成季節性的景觀





土丁桂  花期近全年


果期在秋季~冬季


原產地-台灣


亦分布中國廣西、廣東、福建及東南亞各地沿海


大多分布於台灣全境砂質水邊及乾燥草地


有定砂植物、藥物之用




海馬齒其葉肥 肉厚質


也都是生長於臨海的珊瑚礁上


在墾丁國家公園內也只有在龍坑


才能看得到,但其數量稀少


極需保育~




龍坑位於珊瑚礁台地的邊緣


厚層而大面積的珊瑚礁生成時


常有垂直或水平的裂隙


這些發達的裂隙將珊瑚礁分割成大岩塊


加上雨水沿裂隙滲入,進行溶蝕作用而擴大裂隙


促使最外層的珊瑚礁岩在海浪侵襲


及重力拖曳下向外崩落,堆積在撥腳


因靠內陸的岩塊暴露在外


又再發生侵蝕及崩落作用


因此就形成了這狀闊的崩崖地形囉!







鹽漂拂草是生長於臨海珊瑚礁上


冬季時葉子及直立莖都會枯死


只有根生葉成草墊狀


以假休眠狀態來渡過惡劣的乾旱環境










步道的終點是一片崢嶸嶙峋的珊瑚礁台地


設有木棧道,沿棧道往右行


可到一處圓形眺望點


東方面對太平洋有名為「基隆石」的巨大礁岩


矗立於洶湧波濤間


若沿棧道往左行


則可見到龍坑最具特色的珊瑚群礁嶼崩捱地形


更可眺望佳樂水的「出風鼻海岸」





龍坑的峽谷地形是隆起的珊瑚礁台地


在雨水侵蝕及重力拖曳下


珊瑚礁石灰岩逐漸崩裂而成


陡峭的危巖及縱橫的裂隙


構成此地粗獷原始的自然意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